“寄語春風莫吹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語春風莫吹盡”全詩
寄語春風莫吹盡,夜深留與雪爭光。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壓沙寺梨花》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壓沙寺梨花》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壓沙寺后千株雪,
長樂坊前十里香。
寄語春風莫吹盡,
夜深留與雪爭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景象。詩人黃庭堅以藝術的手法表達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詩中描繪了壓沙寺后面的一千株雪,以及長樂坊前延伸十里的芳香景色。詩人寄托了對春風的期望,希望春風不要吹散這美景,讓夜晚的時光留存下來與雪爭奪光彩。
賞析:
黃庭堅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這幅冬日的景色。他運用了雪和花的意象,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展現了一種深情和超越時空的思考。通過描述壓沙寺后的千株雪和長樂坊前的香氣,黃庭堅展示了冬日景色的美麗和寧靜。他希望春風不要吹散這美景,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的珍惜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人將夜晚的時光與雪爭奪光彩,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視。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的交融。它通過對冬日景色的描繪,喚起讀者的感受和思考。詩人對春風的期望和對夜晚時光的留戀,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美好時光的追求與思考。
“寄語春風莫吹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ā shā sì lí huā
壓沙寺梨花
yā shā sì hòu qiān zhū xuě, cháng lè fāng qián shí lǐ xiāng.
壓沙寺後千株雪,長樂坊前十里香。
jì yǔ chūn fēng mò chuī jǐn, yè shēn liú yǔ xuě zhēng guāng.
寄語春風莫吹盡,夜深留與雪爭光。
“寄語春風莫吹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