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海上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來海上峰”全詩
炷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
聽公談昨夢,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夢耶,煙寒已無跡。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謝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博山爐》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謝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博山爐》。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飛來海上峰,
琢出華陰碧。
炷香上褭褭,
映我鼻端白。
聽公談昨夢,
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夢耶,
煙寒已無跡。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謝曹子方贈送給黃庭堅的一座名為"博山爐"的香爐。詩人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這座香爐的喜愛和對友誼的感激之情。詩中通過描繪香爐的美麗和炷香的氣息,展現了詩人對物品的細致觀察和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懷念之情。
賞析:
1. 詩人運用了簡練而形象的語言,將香爐的美麗和炷香的氣息生動地表達出來。例如,"飛來海上峰"形容香爐宛如從海上的山峰中飛來,"琢出華陰碧"描繪了香爐上華麗的花紋。這些描寫使讀者可以想象出香爐的美麗和獨特之處。
2. 詩人通過"聽公談昨夢,沙暗雨矢石"的描寫,給詩中增添了一絲戲劇性的氣氛。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的交談,以及友人講述的夢境中的奇異情景。這些描寫使詩歌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3. 最后兩句"今此非夢耶,煙寒已無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時光流逝的感慨。"今此非夢耶"暗示著友誼之美超越了夢境,"煙寒已無跡"則傳達了歲月的無情,友誼的珍貴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博山爐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詩歌簡潔而意味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鳴。
“飛來海上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cáo zi fāng huì èr wù èr shǒu zhī bó shān lú
謝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博山爐
fēi lái hǎi shàng fēng, zuó chū huá yīn bì.
飛來海上峰,琢出華陰碧。
zhù xiāng shàng niǎo niǎo, yìng wǒ bí duān bái.
炷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
tīng gōng tán zuó mèng, shā àn yǔ shǐ shí.
聽公談昨夢,沙暗雨矢石。
jīn cǐ fēi mèng yé, yān hán yǐ wú jī.
今此非夢耶,煙寒已無跡。
“飛來海上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