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天擊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鐘鼓天擊考”全詩
虎狼遷部曲,鐘鼓天擊考。
云生臥龍石,水入煉丹灶。
有意攜管弦,山只應灑掃。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詠清水巖呈郭明叔》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清水巖呈郭明叔》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水巖,我曾聽聞,洞穴極其明亮美好。虎狼曾駐扎于此,戰鼓鐘聲震天考驗。云霧從臥龍石巖間升起,水流入煉丹爐中。我愿意帶上樂器,山巖只需輕輕拂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水巖的景象,表達了黃庭堅對自然山水的贊美之情。他提到了清水巖的明亮和美好,以及曾經在這里駐扎的虎狼和鼓鐘的聲音。他還描繪了臥龍石和煉丹爐的景象,并表達了自己想要帶上樂器,在這美麗的山巖間演奏音樂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清水巖的景色和氛圍,展示了黃庭堅對自然的敏感和熱愛。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神秘的環境中。他通過對虎狼、鐘鼓、臥龍石和煉丹灶等元素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詩中的"清水巖"象征著自然山水的美麗和純潔,而"虎狼"則象征著荒野和狂野的力量。"鐘鼓"的聲音象征著山林中的活力和節奏。"臥龍石"和"煉丹灶"則給人以神秘和仙境般的感覺。詩人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演奏音樂的愿望,體現了他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審美情趣。它表達了對山水之美的贊美,以及對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詩詞中的意象豐富而生動,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麗。
“鐘鼓天擊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qīng shuǐ yán chéng guō míng shū
詠清水巖呈郭明叔
cháng wén qīng shuǐ yán, kōng dòng jí míng hǎo.
嘗聞清水巖,空洞極明好。
hǔ láng qiān bù qǔ, zhōng gǔ tiān jī kǎo.
虎狼遷部曲,鐘鼓天擊考。
yún shēng wò lóng shí, shuǐ rù liàn dān zào.
云生臥龍石,水入煉丹灶。
yǒu yì xié guǎn xián, shān zhǐ yīng sǎ sǎo.
有意攜管弦,山只應灑掃。
“鐘鼓天擊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