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談藥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人談藥草”全詩
瓜嘗邵平種,酒為何侯倒。
倦須盤礡贏,歸可倒著帽。
欲去更少留,道人談藥草。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與胡彥明處道飲融師竹軒》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與胡彥明處道飲融師竹軒》
井寒茶鼎甘,
竹密午陰好。
瓜嘗邵平種,
酒為何侯倒。
倦須盤礡贏,
歸可倒著帽。
欲去更少留,
道人談藥草。
中文譯文:
在與胡彥明先生共同品茶的融師竹軒,
井水冰寒,但茶香美妙。
竹林遮擋午后的陽光,涼爽宜人。
品嘗著邵平先生種植的瓜果,
為何酒杯里的酒倒了呢?
疲倦的時候應該端起酒杯,盡情暢飲,
回家時可以倒著戴上帽子。
想要離開,不再停留,
道士談論起草藥植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黃庭堅與胡彥明在融師竹軒共飲時寫的對聯詩。整首詩以描述品茶的場景和與友人的對話為主線,表現了閑適、自在的生活情趣。
首先,詩中描述了井水冰寒、茶鼎滋味甘美的情景,表現了品茗的愉悅和樂趣。接著,詩人描繪了竹林的景象,午后的竹林為茶飲者提供了舒適的遮蔭之處,給人一種宜人寧靜的感覺。
然后,詩人提到了品嘗邵平種植的瓜果,這里可以理解為品味友人栽培的美味佳肴,增添了友情的溫暖。而"酒為何侯倒"則展現了一種意外和惋惜的情緒,詩人對于酒杯中的酒倒掉感到疑惑和失望。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疲倦時需要放松心情的想法,提到了倒著戴帽子回家,暗示自己在歸途中可以盡情享受自由和隨心所欲的狀態。
最后,詩人描述了自己希望離開并少停留的愿望,而與道人談論草藥植物則表達了對自然和健康的關注。這里的"道人"可能指的是胡彥明,也有可能是另一位與詩人交往密切的朋友。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共飲茶酒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由、舒適、友情和自然的向往。同時,通過與友人的對話,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疲憊和對放松心情的渴望。整體氛圍輕松愉悅,給人一種寧靜和愉悅的美好感受。
“道人談藥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hú yàn míng chù dào yǐn róng shī zhú xuān
與胡彥明處道飲融師竹軒
jǐng hán chá dǐng gān, zhú mì wǔ yīn hǎo.
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陰好。
guā cháng shào píng zhǒng, jiǔ wèi hé hóu dào.
瓜嘗邵平種,酒為何侯倒。
juàn xū pán bó yíng, guī kě dào zhe mào.
倦須盤礡贏,歸可倒著帽。
yù qù gèng shǎo liú, dào rén tán yào cǎo.
欲去更少留,道人談藥草。
“道人談藥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