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晉罷吹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流子晉罷吹笙”全詩
相倚鴛鴦得偎暎,一川風雨斷人行。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王晉卿平遠溪山幅》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王晉卿平遠溪山幅》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流子晉罷吹笙,
小筆溪山刮眼明。
相倚鴛鴦得偎暎,
一川風雨斷人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風流自由的人物晉罷(即晉卿)在平遠溪山中的景色和情景。晉罷吹奏笙簫,小筆勾勒出溪山景致,清晰地映入眼簾。他和他的伴侶鴛鴦相依相偎,尋得一份溫暖和親昵。而漫過整個溪山的風雨,卻阻斷了人們的行進。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自由灑脫、風情萬種的人物晉罷在平遠溪山中的情景。詩中運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通過描述晉罷吹笙、小筆描繪溪山,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藝術才華。晉罷與鴛鴦相依相偎,表達了他與伴侶之間的親密關系和情感交流。而一川風雨的描寫則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張力,通過自然的障礙暗示了世間的阻隔和困擾。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出晉罷豁達自由的性格以及對自然和情感的追求。它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風格,以及他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細膩觸發。這首詩詞給人以清新、自由的感覺,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與真情的謳歌和追求。
“風流子晉罷吹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áng jìn qīng píng yuǎn xī shān fú
題王晉卿平遠溪山幅
fēng liú zǐ jìn bà chuī shēng, xiǎo bǐ xī shān guā yǎn míng.
風流子晉罷吹笙,小筆溪山刮眼明。
xiāng yǐ yuān yāng dé wēi yìng, yī chuān fēng yǔ duàn rén xíng.
相倚鴛鴦得偎暎,一川風雨斷人行。
“風流子晉罷吹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