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終恐斧斤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材終恐斧斤尋”全詩
春供饋婦幾番筍,夏與行人百畝陰。
直氣雖沖云漢上,高材終恐斧斤尋。
截竿可舉北溟釣,欲贈溪翁誰姓任。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陳氏園詠竹》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陳氏園詠竹》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不問主人來看竹,
小溪風物似家林。
春供饋婦幾番筍,
夏與行人百畝陰。
直氣雖沖云漢上,
高材終恐斧斤尋。
截竿可舉北溟釣,
欲贈溪翁誰姓任。
中文譯文:
不問主人來看竹,
小溪風物似家林。
春天供應給婦女幾番竹筍,
夏天給行人百畝的陰涼。
竹子的姿態直挺如氣沖云漢,
然而高才終會遭受斧斤之殘害。
如果截取竹竿,可舉起北方大海的魚竿,
我想送給那位居住在溪邊的老人,不知他叫任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主人公陳氏園中的竹子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贊美和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表明詩人對主人是否來看竹子并不關心,因為竹子生長在小溪旁邊,小溪的風景就像是自家的園林一樣美麗宜人。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春天供應給婦女的竹筍和夏天為行人提供的百畝陰涼。這里竹子被描繪為一種滋養人們的資源,春天的竹筍滋養著家庭,夏天的竹林為行人提供了遮蔭之處。
然后詩人通過對竹子姿態的描寫,表達了竹子的堅強和高潔。竹子直挺如氣沖云漢,展現了竹子的直率和堅韌。然而,詩人也意識到高才之人終將遭受世俗的傷害,就像竹子最終難逃斧斤之殘害一樣。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想要送給居住在溪邊的老人一支竹竿,以便他可以在北方大海釣魚。詩人并不知道老人的姓氏,暗示了他對這位老人的尊敬和陌生。
整首詩通過對竹子的描寫,展現了竹子的堅強品質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詩人也在其中融入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暗示了高才者在塵世中面臨的挑戰和困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高材終恐斧斤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shì yuán yǒng zhú
陳氏園詠竹
bù wèn zhǔ rén lái kàn zhú, xiǎo xī fēng wù shì jiā lín.
不問主人來看竹,小溪風物似家林。
chūn gōng kuì fù jǐ fān sǔn, xià yǔ xíng rén bǎi mǔ yīn.
春供饋婦幾番筍,夏與行人百畝陰。
zhí qì suī chōng yún hàn shàng, gāo cái zhōng kǒng fǔ jīn xún.
直氣雖沖云漢上,高材終恐斧斤尋。
jié gān kě jǔ běi míng diào, yù zèng xī wēng shuí xìng rèn.
截竿可舉北溟釣,欲贈溪翁誰姓任。
“高材終恐斧斤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