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知令不凡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僧知令不凡材”全詩
托物雖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載得李侯,異世等風流。
為官恐是陶彭澤,愛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對酒聽雨雪,夏簟烹茶臥風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掃竹根培老節。
富貴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無此君。
人言愛竹有何好,此中難為俗人道。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寄題安福李令愛竹堂》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安福李令愛竹堂》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淵明喜種菊,子猷喜種竹。
托物雖自殊,心期俱不俗。
千載得李侯,異世等風流。
為官恐是陶彭澤,愛竹最知王子猷。
寒窗對酒聽雨雪,夏簟烹茶臥風月。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掃竹根培老節。
富貴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無此君。
人言愛竹有何好,此中難為俗人道。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寄給安福李令的,表達了作者對李令喜愛種植菊花的贊賞,以及對安福李令和王子猷喜愛種植竹子的共鳴。詩中展現了作者對菊花和竹子的獨特情感,認為雖然它們是截然不同的事物,但在心靈追求上卻都不平庸。作者稱贊李令是千載難得的才子,與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但都具有風流才情。作者認為自己可能是陶淵明和彭澤之類的官僚,而李令和王子猷則是真正懂得欣賞竹子之美的人。詩中還描繪了作者寒窗苦讀時對酒傾聽雨雪,夏天在竹席上烹茶觀賞風月的情景。最后,作者坦誠自己對李令的崇敬之情,以及對喜歡竹子卻難以得到官職的困境的抱怨。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自然和藝術的贊美為主題,通過對菊花和竹子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官僚生涯的煩惱。菊花象征著高潔和堅強,而竹子則象征著清雅和堅韌。作者通過對這兩種植物的贊美,抒發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現實局限的不滿。他認為自己可能只能成為一個普通的官僚,而無法達到李令和王子猷那樣真正熱愛竹子并能得到其賞識的境地。在生活的艱辛和困境中,作者通過對詩酒和自然景物的追求,尋求一種精神的慰藉和自我修養。整首詩詞寫意灑脫,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又抒發了對現實的不滿和自我安慰,體現了黃庭堅獨特的情感和思考。
“小僧知令不凡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ān fú lǐ lìng ài zhú táng
寄題安福李令愛竹堂
yuān míng xǐ zhǒng jú, zi yóu xǐ zhǒng zhú.
淵明喜種菊,子猷喜種竹。
tuō wù suī zì shū, xīn qī jù bù sú.
托物雖自殊,心期俱不俗。
qiān zǎi dé lǐ hóu, yì shì děng fēng liú.
千載得李侯,異世等風流。
wèi guān kǒng shì táo péng zé, ài zhú zuì zhī wáng zǐ yóu.
為官恐是陶彭澤,愛竹最知王子猷。
hán chuāng duì jiǔ tīng yǔ xuě, xià diàn pēng chá wò fēng yuè.
寒窗對酒聽雨雪,夏簟烹茶臥風月。
xiǎo sēng zhī lìng bù fán cái, zì sǎo zhú gēn péi lǎo jié.
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掃竹根培老節。
fù guì yú wǒ rú fú yún, ān kě yī rì wú cǐ jūn.
富貴于我如浮云,安可一日無此君。
rén yán ài zhú yǒu hé hǎo, cǐ zhōng nán wéi sú rén dào.
人言愛竹有何好,此中難為俗人道。
wǒ yú cǐ wù gèng bù shū, yī guān jiǒng shù hé yóu dào.
我于此物更不疏,一官窘束何由到。
“小僧知令不凡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