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新城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奈新城欹”全詩
落花爛作土,潦水積成池。
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饑。
況兼時氣乖,好肉生瘡痍。
方憂舊田穢,無奈新城欹。
世情甚促迫,天意將焉為?我生合忘言,感慨徒傷悲。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偶書》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書》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晨好風雨,濕云四邊馳。
落花爛作土,潦水積成池。
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饑。
況兼時氣乖,好肉生瘡痍。
方憂舊田穢,無奈新城欹。
世情甚促迫,天意將焉為?
我生合忘言,感慨徒傷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元代社會的困境和作者對時局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風雨交加的景象,表達了社會動蕩不安的現狀。落花爛在泥土中,潦水積成池塘,象征著社會的腐敗和積弊。人民在貧困和苦難中掙扎,早晚都在為饑餓而苦苦哭泣。時局不佳,人們的生活艱難,好人也受到傷害。作者憂心忡忡,不僅擔憂舊有的土地被污染,還無奈地看著新城市傾斜。社會的壓力迫使人們忍受痛苦,而天意又將如何安排?
賞析:
《偶書》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元代社會的憂慮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社會現實的對比,詩中展現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作者的感慨和無奈在詩中流露無遺,表達了他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人民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抒發情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對人民疾苦的關懷,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無奈新城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shū
偶書
jīn chén hǎo fēng yǔ, shī yún sì biān chí.
今晨好風雨,濕云四邊馳。
luò huā làn zuò tǔ, lǎo shuǐ jī chéng chí.
落花爛作土,潦水積成池。
pí mín zài tú tàn, zhāo mù kǔ tí jī.
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饑。
kuàng jiān shí qì guāi, hǎo ròu shēng chuāng yí.
況兼時氣乖,好肉生瘡痍。
fāng yōu jiù tián huì, wú nài xīn chéng yī.
方憂舊田穢,無奈新城欹。
shì qíng shén cù pò, tiān yì jiāng yān wèi? wǒ shēng hé wàng yán, gǎn kǎi tú shāng bēi.
世情甚促迫,天意將焉為?我生合忘言,感慨徒傷悲。
“無奈新城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