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得安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賤得安閑”全詩
坐石聽流水,開樓見遠山。
報衙蜂澒洞,悅景鳥綿蠻。
更愛斜陽外,游云作陣還。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次韻答樊山 其二》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答樊山 其二》是元代詩人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功名多跋涉,貧賤得安閑。
坐石聽流水,開樓見遠山。
報衙蜂澒洞,悅景鳥綿蠻。
更愛斜陽外,游云作陣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功名與貧賤的思考和感悟。詩人認為在追求功名的過程中,需要經歷許多艱辛和努力,而貧賤卻能帶來安閑和寧靜。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對自然的喜愛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賞析:
詩詞以對比的方式展現了功名與貧賤的不同境遇。第一句“功名多跋涉,貧賤得安閑”,表達了詩人對功名追求的思考。詩人認為功名需要經歷許多辛苦和努力,而貧賤卻能帶來安閑和寧靜。第二句“坐石聽流水,開樓見遠山”,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第三句“報衙蜂澒洞,悅景鳥綿蠻”,描繪了自然景色中的蜜蜂和鳥兒,展現了自然的美好和詩人對自然的贊美。最后一句“更愛斜陽外,游云作陣還”,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夠遠離塵囂,自由自在地游走于大自然之中。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功名與貧賤的思考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比的手法,展現了自然的美好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傳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情感。
“貧賤得安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á fán shān qí èr
次韻答樊山 其二
gōng míng duō bá shè, pín jiàn dé ān xián.
功名多跋涉,貧賤得安閑。
zuò shí tīng liú shuǐ, kāi lóu jiàn yuǎn shān.
坐石聽流水,開樓見遠山。
bào yá fēng hòng dòng, yuè jǐng niǎo mián mán.
報衙蜂澒洞,悅景鳥綿蠻。
gèng ài xié yáng wài, yóu yún zuò zhèn hái.
更愛斜陽外,游云作陣還。
“貧賤得安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