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疑歌吹在揚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疑歌吹在揚州”全詩
來客不辭三徑雨,乘涼常得四時秋。
青天影動朝陽鳳,落月光移隔水樓。
夜半夢回環佩響,卻疑歌吹在揚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竹西軒》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西軒》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山隱隱帶江流,
江上軒窗面面幽。
來客不辭三徑雨,
乘涼常得四時秋。
青天影動朝陽鳳,
落月光移隔水樓。
夜半夢回環佩響,
卻疑歌吹在揚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位于竹林西邊的軒窗景致。青山若隱若現,江水悠然流淌。軒窗上的景色幽美迷人。無論是在雨中,來客都不會因為小徑上的雨水而拒絕前來。在這里乘涼,常常感受到四季秋天的涼爽。青天中的朝陽映照著飛舞的鳳凰,月光在水面上移動,隔著水樓閃爍。夜半時分,夢中回蕩著環佩的聲音,仿佛歌聲吹奏在揚州。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竹西軒的景致,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詩中的青山、江流、軒窗等景物,通過作者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清新宜人的氛圍。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如青天中的朝陽鳳、落月光移隔水樓等,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一些意境和情感,如來客不辭三徑雨、乘涼常得四時秋等,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自然的熱愛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點,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受。
“卻疑歌吹在揚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xī xuān
竹西軒
qīng shān yǐn yǐn dài jiāng liú, jiāng shàng xuān chuāng miàn miàn yōu.
青山隱隱帶江流,江上軒窗面面幽。
lái kè bù cí sān jìng yǔ, chéng liáng cháng dé sì shí qiū.
來客不辭三徑雨,乘涼常得四時秋。
qīng tiān yǐng dòng zhāo yáng fèng, luò yuè guāng yí gé shuǐ lóu.
青天影動朝陽鳳,落月光移隔水樓。
yè bàn mèng huí huán pèi xiǎng, què yí gē chuī zài yáng zhōu.
夜半夢回環佩響,卻疑歌吹在揚州。
“卻疑歌吹在揚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