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茅屋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知茅屋近”全詩
今晨見清淺,不覺散凄迷。
云轉山腰斷,天連野色低。
可知茅屋近,忽聽一聲雞。
分類:
作者簡介(王冕)

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里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南陽閘下》王冕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陽閘下》是元代詩人王冕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南陽閘下黃河航行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中描述了十月黃河的水道,船只行駛在渾濁的泥水中。作者在清晨看到水變得清淺,這景象讓他感到迷茫和凄涼。云彩轉變,山脈在遠處斷裂,天空與野色相連,給人一種低迷的感覺。然而,從詩中可以推測出茅屋就在附近,因為作者突然聽到一聲雞鳴。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迷茫。黃河的渾濁象征著世事的紛擾和無常,而作者對清晨的景象的感受則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疑惑和困惑。山脈的斷裂和天空的低迷,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然而,詩的結尾出現的一聲雞鳴,給人以希望和安慰,暗示著茅屋的存在,可能是作者的歸宿和安身之所。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迷茫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黃河、山脈和天空等景象都具有象征意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時,詩中的一聲雞鳴也給人以希望和安慰,暗示著生活中的一線光明。
“可知茅屋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yáng zhá xià
南陽閘下
shí yuè huáng hé dào, zhōu xíng zhuó shuǐ ní.
十月黃河道,舟行濁水泥。
jīn chén jiàn qīng qiǎn, bù jué sàn qī mí.
今晨見清淺,不覺散凄迷。
yún zhuǎn shān yāo duàn, tiān lián yě sè dī.
云轉山腰斷,天連野色低。
kě zhī máo wū jìn, hū tīng yī shēng jī.
可知茅屋近,忽聽一聲雞。
“可知茅屋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