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湛不逢羊叔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鄒湛不逢羊叔子”全詩
鄒湛不逢羊叔子,世間何處復知名。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讀潁公清風庥》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潁公清風庥》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潁公清風庥的贊美和對自身名聲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言華袞足為榮,
足:充足,滿足。
華袞:華美的衣服。
榮:光榮,自豪。
一句話,華美的衣服足以令人自豪,
況吒文編久愈明。
況:何況,更何況。
吒文編:指自己的文章編纂。
久:長時間。
愈:更加。
明:明亮,清晰。
何況我的文章編纂已經有很長時間,越來越明亮。
鄒湛不逢羊叔子,
鄒湛:指自己的名字。
不逢:沒有遇到。
羊叔子:指羊石之。
世間何處復知名。
世間:人世間。
何處:哪里。
復:再次。
知名:知道名字。
在這個世間,哪里還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這首詩詞通過對潁公清風庥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名聲的思考。作者認為自己的文章編纂已經有很長時間,越來越出色,而自己的名字卻沒有被人所知。詩中的華袞象征著作者的才華和成就,作者希望能因此而感到自豪。然而,作者卻感嘆自己的名聲未被人所知,對此感到困惑和失望。
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自身成就和名聲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社會認可的渴望。它揭示了一個普遍的情感,即人們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贊賞。
“鄒湛不逢羊叔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yǐng gōng qīng fēng xiū
讀潁公清風庥
yī yán huá gǔn zú wèi róng, kuàng zhā wén biān jiǔ yù míng.
一言華袞足為榮,況吒文編久愈明。
zōu zhàn bù féng yáng shū zǐ, shì jiān hé chǔ fù zhī míng.
鄒湛不逢羊叔子,世間何處復知名。
“鄒湛不逢羊叔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