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讎書石渠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讎書石渠秘”全詩
讎書石渠秘,視草玉堂榮。
吉兆虛三鱓,兇期告兩楹。
子云思故國,墳樹必西傾。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故翰林彭學士挽歌》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翰林彭學士挽歌》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夙昔游清貫,時流藉重名。
讎書石渠秘,視草玉堂榮。
吉兆虛三鱔,兇期告兩楹。
子云思故國,墳樹必西傾。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挽歌彭學士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彭學士的懷念和悼念之情。詩人回顧了彭學士早年的學術成就和聲名顯赫的時光,同時也提到了他在政治上遭受的困擾和挫折。詩人還表達了對彭學士的祝福和對他思念故國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彭學士的深深懷念和悼念之情。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讎書石渠秘”和“視草玉堂榮”,通過對彭學士在政治上的遭遇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同情和敬意。詩中還出現了“吉兆虛三鱔,兇期告兩楹”,這是對彭學士命運的暗示,表達了詩人對他的祝福和希望。最后兩句“子云思故國,墳樹必西傾”,表達了詩人對彭學士思念故國的情感,并以墳樹西傾的形象,暗示了彭學士的離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彭學士的懷念、悼念和祝福之情,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
“讎書石渠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hàn lín péng xué shì wǎn gē
故翰林彭學士挽歌
sù xī yóu qīng guàn, shí liú jí zhòng míng.
夙昔游清貫,時流藉重名。
chóu shū shí qú mì, shì cǎo yù táng róng.
讎書石渠秘,視草玉堂榮。
jí zhào xū sān shàn, xiōng qī gào liǎng yíng.
吉兆虛三鱓,兇期告兩楹。
zi yún sī gù guó, fén shù bì xī qīng.
子云思故國,墳樹必西傾。
“讎書石渠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