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裊綠波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纜裊綠波心”全詩
遙知作書處,纜裊綠波心。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岫貼晴天闊,
舟緣石岸深。
遙知作書處,
纜裊綠波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孫器奉使至江南地區,為了感謝司馬光而寫的五首詩。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情景,表達了對司馬光的感激之情。
賞析:
首句“岫貼晴天闊”,形容山巒附著在廣闊的晴朗天空上,展現出壯麗的景色。接著,“舟緣石岸深”,描繪了船只沿著崎嶇的石岸行駛,給人以深入江南的感覺。
下一句“遙知作書處”,表達了孫器在旅途中遠遠地知道司馬光正在寫書的地方,顯示了他對司馬光的關注和關心。最后一句“纜裊綠波心”,通過描繪纜繩在綠色的波浪中輕輕飄動,表達了孫器內心的喜悅和感激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情景,同時表達了孫器對司馬光的感激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真摯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纜裊綠波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n qì zhī fèng shǐ huái zhè zhì jiāng wèi shū jiàn jì yǐ shī xiè zhī wǔ shǒu
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
xiù tiē qíng tiān kuò, zhōu yuán shí àn shēn.
岫貼晴天闊,舟緣石岸深。
yáo zhī zuò shū chù, lǎn niǎo lǜ bō xīn.
遙知作書處,纜裊綠波心。
“纜裊綠波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