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知貴莫能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賢愚知貴莫能名”全詩
廟堂祭器杯盤物,隨處得這光彩生。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留別東郡諸僚友》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別東郡諸僚友》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白璧和紫金這兩種珍貴的寶物,以及它們在廟堂和各處的光彩。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白璧紫金為世寶,
賢愚知貴莫能名。
廟堂祭器杯盤物,
隨處得這光彩生。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白璧和紫金這兩種寶物展開。白璧和紫金都是世間珍貴的寶物,象征著高貴和珍貴。詩中提到,無論是賢者還是愚者,都無法評價它們的價值。這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寶物的珍視和敬重。
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珍貴的寶物:白璧和紫金在古代被視為極為珍貴的寶物,代表了財富和地位的象征。作者通過描繪這些寶物,展示了它們的珍貴和獨特之處。
2. 賢愚無辨:詩中提到,無論是賢者還是愚者,都無法評價白璧和紫金的價值。這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寶物超越了個人的評價,它們的價值超越了智慧和認知的界限。
3. 光彩生輝:詩中提到,廟堂和各處都能看到白璧和紫金的光彩。這表達了這些寶物的價值和美麗無處不在,無論是在莊嚴的廟堂還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它們都能散發出耀眼的光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白璧和紫金這兩種珍貴的寶物,表達了作者對它們的珍視和敬重,以及它們超越了個人評價的價值。同時,詩中也展示了這些寶物的美麗和光彩在廟堂和各處都能得到體現。
“賢愚知貴莫能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bié dōng jùn zhū liáo yǒu
留別東郡諸僚友
bái bì zǐ jīn wèi shì bǎo, xián yú zhī guì mò néng míng.
白璧紫金為世寶,賢愚知貴莫能名。
miào táng jì qì bēi pán wù, suí chù de zhè guāng cǎi shēng.
廟堂祭器杯盤物,隨處得這光彩生。
“賢愚知貴莫能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