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空喜燕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巢空喜燕來”全詩
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
巖靜聞冰折,巢空喜燕來。
澗花從寂寞,亦向草堂開。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山中早春》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早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山中早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木欣欣意,春光次第催。
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
巖靜聞冰折,巢空喜燕來。
澗花從寂寞,亦向草堂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中早春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首句“山木欣欣意,春光次第催”表達了山中的樹木在春天中欣欣向榮的心情,春光不斷推進著季節的變遷。
第二句“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描繪了作者站在山中,仰望著飛回的候鳥,傾聽著春雷的聲音。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到來的期待和喜悅。
第三句“巖靜聞冰折,巢空喜燕來”通過描寫山中的巖石靜謐的狀態,聽到冰塊破裂的聲音,以及燕子回來筑巢的喜悅,表達了春天帶來的活力和生機。
最后一句“澗花從寂寞,亦向草堂開”描繪了山澗中的花朵從寂寞中綻放出來,向著草堂開放。這一句表達了春天的到來給大自然帶來的美麗和喜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中早春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傳遞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這首詩詞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給讀者帶來了愉悅和啟發。
“巢空喜燕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zǎo chūn
山中早春
shān mù xīn xīn yì, chūn guāng cì dì cuī.
山木欣欣意,春光次第催。
yī jīn wàng guī yàn, fú kǎn tīng xīn léi.
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
yán jìng wén bīng zhé, cháo kōng xǐ yàn lái.
巖靜聞冰折,巢空喜燕來。
jiàn huā cóng jì mò, yì xiàng cǎo táng kāi.
澗花從寂寞,亦向草堂開。
“巢空喜燕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