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要敦歲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久要敦歲寒”全詩
蒲輪不能起,甕牖有余安。
高節去圭角,久要敦歲寒。
今朝郊外客,誰免涕汍瀾。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邵堯夫先生哀辭二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邵堯夫先生哀辭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菽藿一簞樂,蒿萊三畝寬。
中文譯文:菽藿(指農作物)一簞(一筐)歡樂,蒿萊(指野草)三畝寬闊。
詩意: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菽藿一簞樂,意味著即使只有一筐農作物,也能帶來歡樂。蒿萊三畝寬,指的是廣闊的田地上長滿了野草,暗示了自然的豐富和寬廣。
賞析: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菽藿一簞樂,蒿萊三畝寬這兩句描繪了農田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農耕生活的喜悅和滿足。蒲輪不能起,甕牖有余安,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向往,認為即使沒有奢華的車輪,只要有一個寬敞的窗戶,就能感到安寧。高節去圭角,久要敦歲寒,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對歲月的深思。最后兩句,今朝郊外客,誰免涕汍瀾,表達了作者身處郊外,思念故鄉和親人的情感,感嘆人生的離別和辛酸。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樸素生活和自然的贊美,同時也流露出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思考。
“久要敦歲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yáo fū xiān shēng āi cí èr shǒu
邵堯夫先生哀辭二首
shū huò yī dān lè, hāo lái sān mǔ kuān.
菽藿一簞樂,蒿萊三畝寬。
pú lún bù néng qǐ, wèng yǒu yǒu yú ān.
蒲輪不能起,甕牖有余安。
gāo jié qù guī jiǎo, jiǔ yào dūn suì hán.
高節去圭角,久要敦歲寒。
jīn zhāo jiāo wài kè, shuí miǎn tì wán lán.
今朝郊外客,誰免涕汍瀾。
“久要敦歲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