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悉嘆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風悉嘆嗟”全詩
孤忠貫白日,美志掩丹霞。
行路皆仲悵,聞風悉嘆嗟。
英靈覲宗祖,猶想佑皇家。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魏忠獻公挽辭三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魏忠獻公挽辭三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魏忠獻公的深深懷念和對他的忠誠敬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愛物威容悴,憂公宿疹加。
孤忠貫白日,美志掩丹霞。
行路皆仲悵,聞風悉嘆嗟。
英靈覲宗祖,猶想佑皇家。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魏忠獻公的形象和他的功績。第一句表達了作者對魏忠獻公的愛戴之情,他的容顏因為憂慮而憔悴。第二句則贊美了魏忠獻公的忠誠和高尚志向,他的美德猶如紅霞一般美麗。第三句表達了人們對魏忠獻公的懷念之情,無論是行路的人還是聽到他的事跡的人,都感到悲傷和嘆息。最后一句表達了對魏忠獻公英靈的敬仰,他們仍然保佑著皇家。
這首詩詞通過對魏忠獻公的贊美和懷念,展現了作者對忠誠、高尚品德和奉獻精神的崇敬。同時,詩詞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魏忠獻公的深深敬意和對他所代表的價值觀的推崇。
“聞風悉嘆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zhōng xiàn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魏忠獻公挽辭三首
ài wù wēi róng cuì, yōu gōng sù zhěn jiā.
愛物威容悴,憂公宿疹加。
gū zhōng guàn bái rì, měi zhì yǎn dān xiá.
孤忠貫白日,美志掩丹霞。
xíng lù jiē zhòng chàng, wén fēng xī tàn jiē.
行路皆仲悵,聞風悉嘆嗟。
yīng líng jìn zōng zǔ, yóu xiǎng yòu huáng jiā.
英靈覲宗祖,猶想佑皇家。
“聞風悉嘆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