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趨府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敢言趨府倦”全詩
敢言趨府倦,私嘆折腰多。
機發何妨避,光塵未免和。
艱難方遠到,慶閥肯蹉跎。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呈班叔大名司戶》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呈班叔大名司戶》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宰司官鑰,
旌旄太大河。
敢言趨府倦,
私嘆折腰多。
機發何妨避,
光塵未免和。
艱難方遠到,
慶閥肯蹉跎。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送給班叔大名司戶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司馬光對官場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在詩中提到了元宰司官鑰,旌旄太大河,這是指他在官場上擔任重要職務,權力和地位顯赫。然而,他感到厭倦于頻繁地向上級請示和低頭謙卑,私下里嘆息自己頻繁折腰的次數太多。他認為政治斗爭和權力爭奪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也希望能夠避免這些紛爭和塵埃。他感嘆艱難困苦的道路還很遙遠,但他希望慶幸的家族能夠堅持下去,不會因為這些紛爭而迷失方向。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司馬光對官場生活的矛盾心態和思考。他在官場上擔任重要職務,權力和地位顯赫,但同時也感到了官場生活的壓力和疲憊。他希望能夠避免政治斗爭和權力爭奪,追求寧靜和清凈。詩中的艱難困苦和慶幸家族的堅持,表達了他對家族的期望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現了他對官場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敢言趨府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g bān shū dà míng sī hù
送呈班叔大名司戶
yuán zǎi sī guān yào, jīng máo tài dà hé.
元宰司官鑰,旌旄太大河。
gǎn yán qū fǔ juàn, sī tàn zhé yāo duō.
敢言趨府倦,私嘆折腰多。
jī fā hé fáng bì, guāng chén wèi miǎn hé.
機發何妨避,光塵未免和。
jiān nán fāng yuǎn dào, qìng fá kěn cuō tuó.
艱難方遠到,慶閥肯蹉跎。
“敢言趨府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