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由更續三更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由更續三更夢”全詩
無由更續三更夢,何處飛來一點愁。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不寐》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不寐》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面遠處寂靜無聲,只剩下嚴鼓敲打坊樓。無法再繼續做三更的夢,不知從何處飛來一絲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四周的遠處寂靜無聲,只有嚴鼓的聲音回蕩在坊樓中。詩人無法入睡,無法做出更多的夢境,只感到一絲愁緒飄來,但卻不知道它從何而來。
賞析:
《不寐》通過描繪夜晚的靜謐和詩人的失眠之感,表達了一種內心的孤寂和憂愁。四遠寂然的景象與只余嚴鼓的聲音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感。詩人無法入眠,無法繼續做夢,這種失眠的狀態進一步加深了他的憂愁之情。最后一句“何處飛來一點愁”則表達了詩人對于憂愁情緒的困惑和無法解釋的感受。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夜晚的寂靜和詩人的內心痛苦,通過對寂靜和失眠的描繪,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憂愁情緒。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展示了司馬光細膩的詩人才華。
“無由更續三更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ù mèi
不寐
sì yuǎn jì rán qún dòng shōu, zhǐ yú yán gǔ dù fāng lóu.
四遠寂然群動收,只余嚴鼓度坊樓。
wú yóu gèng xù sān gēng mèng, hé chǔ fēi lái yì diǎn chóu.
無由更續三更夢,何處飛來一點愁。
“無由更續三更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