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醪不滿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醪不滿杯”全詩
雨闋蟲聲樂,秋深菊意催。
圖書紛自適,僚友邈誰陪。
何以銷寒夜,殘醪不滿杯。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次韻和鄰幾九月五夜直》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鄰幾九月五夜直》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群騶布路歆,
瘦馬解鞍回。
雨闋蟲聲樂,
秋深菊意催。
圖書紛自適,
僚友邈誰陪。
何以銷寒夜,
殘醪不滿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詩人騎著瘦馬穿過布滿秋雨的小路,聽著蟲鳴聲,感受著秋深菊花的催促。他看到書籍堆滿了書房,但沒有朋友陪伴。他思考著如何度過這個寒冷的夜晚,卻發現酒杯中的殘醪已經不再充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孤獨和寂寞的情緒。詩人騎著瘦馬回家,路上的雨聲和蟲鳴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凄涼的氛圍。秋深時節,菊花已經開放,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詩人看到書房里堆滿了圖書,但卻沒有朋友相伴,這增加了他的孤獨感。他思考著如何度過這個寒冷的夜晚,但發現酒杯中的殘醪已經不足,這也讓他感到無奈和失落。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意境。這首詩詞展示了司馬光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殘醪不滿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lín jǐ jiǔ yuè wǔ yè zhí
次韻和鄰幾九月五夜直
qún zōu bù lù xīn, shòu mǎ jiě ān huí.
群騶布路歆,瘦馬解鞍回。
yǔ què chóng shēng yuè, qiū shēn jú yì cuī.
雨闋蟲聲樂,秋深菊意催。
tú shū fēn zì shì, liáo yǒu miǎo shuí péi.
圖書紛自適,僚友邈誰陪。
hé yǐ xiāo hán yè, cán láo bù mǎn bēi.
何以銷寒夜,殘醪不滿杯。
“殘醪不滿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