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終日踏塵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街終日踏塵埃”全詩
從此不辭驅瘦馬,六街終日踏塵埃。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二月六日初見待漏房前柳色微綠欣然成詠》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月六日初見待漏房前柳色微綠欣然成詠》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月六日初見待漏房前柳色微綠欣然成詠,
宮城映出絲絲綠,頓覺皇州春意回。
從此不辭驅瘦馬,六街終日踏塵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二月六日初次見到待漏房前柳樹微綠的景象,感到非常欣喜,并以此為題作了一首詩。宮城中的景色映照出微弱的綠意,使作者感受到皇城的春意回歸。從那時起,作者不再驅使瘦弱的馬匹,整日徒步穿行于皇城的六條街道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待漏房前的柳樹微綠,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預示著春天的到來。宮城中微弱的綠意,讓作者感受到皇城的春意回歸,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喜愛之情。詩中的“不辭驅瘦馬,六街終日踏塵埃”一句,表達了作者對皇城的熱愛和對春天的追求,他愿意放棄驅使瘦弱的馬匹,親自步行于皇城的六條街道上,感受春天的氣息。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切期待和對皇城的熱愛之情,給人以清新愉悅的感受。
“六街終日踏塵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liù rì chū jiàn dài lòu fáng qián liǔ sè wēi lǜ xīn rán chéng yǒng
二月六日初見待漏房前柳色微綠欣然成詠
gōng chéng yìng chū sī sī lǜ, dùn jué huáng zhōu chūn yì huí.
宮城映出絲絲綠,頓覺皇州春意回。
cóng cǐ bù cí qū shòu mǎ, liù jiē zhōng rì tà chén āi.
從此不辭驅瘦馬,六街終日踏塵埃。
“六街終日踏塵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