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王陵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及王陵戇”全詩
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戇。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之美諷古二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之美諷古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曲逆從漢祖,出奇誰與讓。
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戇。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代歷史的諷刺和反思,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事滄桑的感慨。詩中提到了漢祖劉邦的曲折和逆反的經歷,暗示了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常常需要經歷艱辛和挫折才能取得成功。作者進一步提到,自己雖然有才華和智慧,但卻無法在一朝之間得到世人的認可和尊重,與王陵(指古代帝王陵墓)相比,自己顯得平庸無能。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和時代變遷的思考。通過對漢祖劉邦的描述,作者暗示了成功的背后常常伴隨著曲折和逆境。詩中的“出奇誰與讓”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他人的懷疑。而“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戇”一句,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在歷史長河中微不足道的感嘆和自嘲。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和時代變遷的思考,展現了他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不及王陵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ī měi fěng gǔ èr shǒu
和之美諷古二首
qū nì cóng hàn zǔ, chū qí shuí yǔ ràng.
曲逆從漢祖,出奇誰與讓。
yī zhāo jì tiān xià, bù jí wáng líng gàng.
一朝寄天下,不及王陵戇。
“不及王陵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三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