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籃繁會滿通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籃繁會滿通闤”全詩
度橋寒色侵春服,按轡晴光露曉山。
香穗徘徊凝廣殿,花籃繁會滿通闤。
自知白雪高難和,忍愧誰能寄我顏。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子華應天院行香歸過洛川》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子華應天院行香歸過洛川》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印節傳呼洛北還,
府庭無論不妨閑。
度橋寒色侵春服,
按轡晴光露曉山。
香穗徘徊凝廣殿,
花籃繁會滿通闤。
自知白雪高難和,
忍愧誰能寄我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司馬光在應天院行香歸過洛川的情景。詩人在行進的路上,看到了洛北傳遞印節的使者,府庭的繁忙與喧囂并不會妨礙他的閑適心情。他經過一座橋時,寒冷的色彩侵入了春天的服飾,他按住韁繩,晴朗的陽光照耀著山巒,露水閃爍。在廣殿中,香穗飄蕩,凝結成一片,花籃中的花朵繁盛,會滿通闤。詩人自知自己的才華難以與白雪相媲美,他忍受著愧疚之情,不知有誰能夠傳達他的容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司馬光在行香歸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和自己內心的感受。他將寒冷的色彩與春天的服飾相對比,表達了對季節變遷的觀察和感慨。詩中的廣殿、花籃和香穗等形象,烘托出莊嚴而繁華的場景,展示了宮廷的盛況。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省和對他人理解自己的期待,透露出一種自謙和自省的情感。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司馬光對自然景色和自身才華的感悟,同時也抒發了對他人理解和認可的渴望。
“花籃繁會滿通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i huá yìng tiān yuàn xíng xiāng guī guò luò chuān
和子華應天院行香歸過洛川
yìn jié chuán hū luò běi hái, fǔ tíng wú lùn bù fáng xián.
印節傳呼洛北還,府庭無論不妨閑。
dù qiáo hán sè qīn chūn fú, àn pèi qíng guāng lù xiǎo shān.
度橋寒色侵春服,按轡晴光露曉山。
xiāng suì pái huái níng guǎng diàn, huā lán fán huì mǎn tōng huán.
香穗徘徊凝廣殿,花籃繁會滿通闤。
zì zhī bái xuě gāo nán hé, rěn kuì shuí néng jì wǒ yán.
自知白雪高難和,忍愧誰能寄我顏。
“花籃繁會滿通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