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自沖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意自沖融”全詩
夜寒雖料峭,春意自沖融。
熠熠枝上露,攸攸竹杪風。
暫還林野興,不似畜樊龍。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閏正月十五日夜監直對月懷諸同舍》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閏正月十五日夜監直對月懷諸同舍》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霧凈金波溢,天開碧幕空。
夜寒雖料峭,春意自沖融。
熠熠枝上露,攸攸竹杪風。
暫還林野興,不似畜樊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夜的景象,作者在監察官的職務下,對著明亮的月光,思念著與他同住的同事們。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賞析:
詩詞以冬夜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霧氣散去后的明亮金色波光和天空中碧藍的幕簾,展現了冬夜的寧靜和美麗。雖然夜晚寒冷,但春意已經開始融化冰冷,給人一種希望和溫暖的感覺。
詩中提到了枝上的露水閃爍著光芒,竹杪傳來微風的聲音,這些細節描寫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作者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歸鄉的向往,他暫時離開了繁忙的城市生活,回到了自然的林野之中,感受到了一種與城市不同的寧靜和自由。與此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于畜樊龍(指官場中的權貴)的不喜,暗示了他對于清廉官員的向往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于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于清廉官員的期望和對于權貴的不滿。
“春意自沖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n zhēng yuè shí wǔ rì yè jiān zhí duì yuè huái zhū tóng shě
閏正月十五日夜監直對月懷諸同舍
wù jìng jīn bō yì, tiān kāi bì mù kōng.
霧凈金波溢,天開碧幕空。
yè hán suī liào qiào, chūn yì zì chōng róng.
夜寒雖料峭,春意自沖融。
yì yì zhī shàng lù, yōu yōu zhú miǎo fēng.
熠熠枝上露,攸攸竹杪風。
zàn hái lín yě xìng, bù shì chù fán lóng.
暫還林野興,不似畜樊龍。
“春意自沖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