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依崗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柏依崗遠”全詩
魚驚避落葉,鳥倦立浮查。
古柏依崗遠,垂楊帶岸斜。
秋風吹急管,一曲度荷花。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西溪公宴二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溪公宴二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謝守愛山水,
軍城況不賒。
魚驚避落葉,
鳥倦立浮查。
古柏依崗遠,
垂楊帶岸斜。
秋風吹急管,
一曲度荷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司馬光參加西溪公宴時的景象和他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之情。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美,以及對軍城生活的不滿。通過描繪魚驚、鳥倦等自然景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寧靜、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描述了秋風吹拂下荷花的美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音樂的喜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山水的美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魚驚、鳥倦等細節的描寫,詩人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相結合,使詩詞更具生動感。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軍城和自然山水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自然的喜愛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最后一句以秋風吹拂荷花的景象作為結束,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音樂的感覺,使整首詩詞更加韻味悠長。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音樂的喜愛。同時,通過對軍城和自然的對比,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音樂的感覺,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古柏依崗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xī gōng yàn èr shǒu
西溪公宴二首
xiè shǒu ài shān shuǐ, jūn chéng kuàng bù shē.
謝守愛山水,軍城況不賒。
yú jīng bì luò yè, niǎo juàn lì fú chá.
魚驚避落葉,鳥倦立浮查。
gǔ bǎi yī gǎng yuǎn, chuí yáng dài àn xié.
古柏依崗遠,垂楊帶岸斜。
qiū fēng chuī jí guǎn, yī qǔ dù hé huā.
秋風吹急管,一曲度荷花。
“古柏依崗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