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燁燁滿秋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燁燁滿秋筠”全詩
揚旍逾絕漠,負弩候前塵。
出塞風霜苦,歸涂楊柳春。
會書專對美,燁燁滿秋筠。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依前韻奉送才元和甫使北》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前韻奉送才元和甫使北》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析木帶天津,
會星隨去人。
揚旍逾絕漠,
負弩候前塵。
出塞風霜苦,
歸涂楊柳春。
會書專對美,
燁燁滿秋筠。
中文譯文:
拆開木材,帶著天津,
星星會隨著離去的人。
高高揚起旗幟,越過無盡的荒漠,
背負著弩箭等待前方的塵埃。
離開邊塞,風霜艱苦,
回到家鄉的楊柳春天。
寫信專為美人而寫,
光輝燦爛,滿滿秋筠之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詩人送別了名叫才元和甫的使者北上。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情感表達,展現了離別的苦澀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用"析木帶天津"來形容離別的場景,意味著詩人離開家鄉,踏上遠行的旅程。接著,詩人用"會星隨去人"來表達離別時的思念之情,星星似乎也在追隨著離去的人。
詩中的"揚旍逾絕漠,負弩候前塵"描繪了離別者在邊塞等待的情景。揚起的旗幟在荒漠中高高飄揚,背負著弩箭等待前方的塵埃,表達了詩人對使者的期待和祝福。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離開邊塞的艱苦和回到家鄉的喜悅。"出塞風霜苦,歸涂楊柳春"表達了邊塞生活的艱辛,而"歸涂楊柳春"則描繪了回到家鄉的春天景象,楊柳垂下,給人一種溫暖和希望的感覺。
最后兩句"會書專對美,燁燁滿秋筠"表達了詩人寫信給美人的專注和對美人的贊美之情。"燁燁滿秋筠"形容了美人的美麗和光彩,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溫馨和浪漫的氛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表達情感,展現了詩人對離別者的思念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和美人的眷戀和贊美之情。
“燁燁滿秋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qián yùn fèng sòng cái yuán hé fǔ shǐ běi
依前韻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xī mù dài tiān jīn, huì xīng suí qù rén.
析木帶天津,會星隨去人。
yáng jīng yú jué mò, fù nǔ hòu qián chén.
揚旍逾絕漠,負弩候前塵。
chū sài fēng shuāng kǔ, guī tú yáng liǔ chūn.
出塞風霜苦,歸涂楊柳春。
huì shū zhuān duì měi, yè yè mǎn qiū yún.
會書專對美,燁燁滿秋筠。
“燁燁滿秋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