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須驚淺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須驚淺俗”全詩
方瞳映骨靜,秀氣逼人寒。
夜火裝丹灶,晴霜醮石壇。
不須驚淺俗,輕舉入云端。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贈學仙者》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學仙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學仙者的形象和境界。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微途透重巒,茅堂竹葉冠。
微途:小徑;重巒:高山。詩中以微小的小徑透過高山重巒,展現了學仙者的修行之路。茅堂上覆蓋著翠綠的竹葉,象征著清雅和樸素。
方瞳映骨靜,秀氣逼人寒。
方瞳:明亮的眼睛;映骨:透過眼睛看到內心。這句詩表達了學仙者內心的寧靜和明亮的眼神,以及他們秀美的氣質,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
夜火裝丹灶,晴霜醮石壇。
夜火:夜晚的火光;丹灶:煉丹爐。這句詩描繪了學仙者在夜晚煉丹的場景,以及在晴朗的霜天煉制丹藥的情景。這些景象象征著學仙者對修行的專注和努力。
不須驚淺俗,輕舉入云端。
這句詩表達了學仙者超脫塵俗的心態,他們不受世俗的干擾,輕松地進入云端,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學仙者的修行之路、內心境界和超脫塵俗的態度,表達了對修行者的贊美和敬仰。它展示了學仙者追求卓越和超越凡俗的精神追求,以及他們在修行過程中所體現的深邃和寧靜。
“不須驚淺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ué xiān zhě
贈學仙者
wēi jìng tòu zhòng luán, máo táng zhú yè guān.
微逕透重巒,茅堂竹葉冠。
fāng tóng yìng gǔ jìng, xiù qì bī rén hán.
方瞳映骨靜,秀氣逼人寒。
yè huǒ zhuāng dān zào, qíng shuāng jiào shí tán.
夜火裝丹灶,晴霜醮石壇。
bù xū jīng qiǎn sú, qīng jǔ rù yún duān.
不須驚淺俗,輕舉入云端。
“不須驚淺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