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無所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門無所之”全詩
朅來游京邑,榮愿知誰諧。
王國富英奇,氣象摽巖崖。
云鴻送雙目,攀援路可階。
秋風轉枯葉,颯颯繞寒齋。
出門無所之,飛塵滿天街。
夫君宦示達,猶得稱吾儕。
解衣換斗酒,日盡平生懷。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都下秋懷呈聶之美》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都下秋懷呈聶之美》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愚疏強從仕,趣尚與時乖。
朅來游京邑,榮愿知誰諧。
王國富英奇,氣象摽巖崖。
云鴻送雙目,攀援路可階。
秋風轉枯葉,颯颯繞寒齋。
出門無所之,飛塵滿天街。
夫君宦示達,猶得稱吾儕。
解衣換斗酒,日盡平生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司馬光的秋天思念之情。他自稱自己愚疏,卻勉強從政,與時代的趣味不合。他來到京城游玩,希望能夠獲得一些榮耀,但不知道誰能夠欣賞他的才華。他感嘆王國富饒,英杰輩出,自己的氣質卻像懸崖上的孤島。他眺望著天空中的云鴻,希望能夠攀援而上,但路途艱難。秋風吹落枯葉,蕭瑟的聲音圍繞在他寒冷的齋房里。他出門漫無目的地游蕩,飛塵彌漫在街道上。盡管如此,他仍然稱贊那些在官場上取得成功的人。他解開衣襟,換上斗酒,度過平凡的一天,懷抱著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和無奈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他感到自己與時代格格不入,無法獲得應有的榮耀和認可。他對王國的繁榮和英杰的出現心生羨慕,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詩中的景物描寫以秋天為背景,蕭瑟的秋風和飄落的枯葉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作者的心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了表達。盡管他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但他仍然對那些在官場上成功的人表示敬佩。最后,他選擇解開衣襟,換上斗酒,以平凡的方式度過一天,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處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通過對秋天景物的描寫,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使詩詞更具情感和意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出門無所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ū xià qiū huái chéng niè zhī měi
都下秋懷呈聶之美
yú shū qiáng cóng shì, qù shàng yǔ shí guāi.
愚疏強從仕,趣尚與時乖。
qiè lái yóu jīng yì, róng yuàn zhī shuí xié.
朅來游京邑,榮愿知誰諧。
wáng guó fù yīng qí, qì xiàng biāo yán yá.
王國富英奇,氣象摽巖崖。
yún hóng sòng shuāng mù, pān yuán lù kě jiē.
云鴻送雙目,攀援路可階。
qiū fēng zhuǎn kū yè, sà sà rào hán zhāi.
秋風轉枯葉,颯颯繞寒齋。
chū mén wú suǒ zhī, fēi chén mǎn tiān jiē.
出門無所之,飛塵滿天街。
fū jūn huàn shì dá, yóu dé chēng wú chái.
夫君宦示達,猶得稱吾儕。
jiě yī huàn dǒu jiǔ, rì jǐn píng shēng huái.
解衣換斗酒,日盡平生懷。
“出門無所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