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輒同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遇輒同醉”全詩
朝夕掃三徑,往來從二公。
蒹葭徒倚玉,燕雀豈知鴻。
相遇輒同醉,惟愁樽酒空。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復用三公燕集韻酬了駿堯夫》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復用三公燕集韻酬了駿堯夫》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官閑虛室白,粟飲太倉紅。
在官場閑暇之余,我身處于空曠的房間,白色的墻壁映襯出寧靜的氛圍。我品嘗著來自太倉的紅酒,紅酒的顏色如同粟米一般鮮艷。
朝夕掃三徑,往來從二公。
我每天早晚都會掃除三條小徑,這是我日常的習慣。而來往的人們多是和我一樣的官員,我們互相往來,互相交流。
蒹葭徒倚玉,燕雀豈知鴻。
蒹葭是一種高大的蘆葦,它們只能依靠自己的身軀,無法倚靠玉器。而燕雀是小鳥,它們無法理解鴻鵠的威嚴和志向。
相遇輒同醉,惟愁樽酒空。
我們相遇時總是一同醉倒,但唯一的愁慮是酒杯中的酒已經空了。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友誼的珍視和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官場生活中的閑暇時光,表達了作者對于友誼和官場虛實的思考。作者通過對比蒹葭和燕雀,表達了自己對于官場中的人們的不同境遇和理解的差異。最后,作者以酒為象征,表達了對于友誼和時光流逝的感慨和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相遇輒同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òng sān gōng yàn jí yùn chóu le jùn yáo fū
復用三公燕集韻酬了駿堯夫
guān xián xū shì bái, sù yǐn tài cāng hóng.
官閑虛室白,粟飲太倉紅。
zhāo xī sǎo sān jìng, wǎng lái cóng èr gōng.
朝夕掃三徑,往來從二公。
jiān jiā tú yǐ yù, yàn què qǐ zhī hóng.
蒹葭徒倚玉,燕雀豈知鴻。
xiāng yù zhé tóng zuì, wéi chóu zūn jiǔ kōng.
相遇輒同醉,惟愁樽酒空。
“相遇輒同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