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氣侵肌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氣侵肌冷”全詩
未霜林吉赤,新雨野風清。
水氣侵肌冷,嵐光刮眼明。
誰云景如畫,但恐畫難成。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秋雨新霽游水北馬上偶成》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雨新霽游水北馬上偶成》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雨剛停,我在北馬上游玩時,突然靈感涌現,寫下了這首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聲音,以及它們給人帶來的感受。秋天的色彩和聲音充滿了洛陽城,林木未受霜凍而呈現出紅色,新雨洗凈了野地,清風吹拂著。水氣滲透進皮膚,使人感到寒冷,嵐光刺痛了眼睛。詩人認為這樣的景色如同畫一般美麗,但他擔心自己無法將其完美地表達出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感受,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的秋色、秋聲、霜、雨、風等元素,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清新和涼爽。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創作的思考。他認為自然界的美景如同畫一般,但又擔心自己無法將其完美地表達出來,這體現了他對藝術的追求和對自身能力的懷疑。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水氣侵肌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ǔ xīn jì yóu shuǐ běi mǎ shàng ǒu chéng
秋雨新霽游水北馬上偶成
qiū sè yǔ qiū shēng, xiāo rán mǎn luò chéng.
秋色與秋聲,蕭然滿洛城。
wèi shuāng lín jí chì, xīn yǔ yě fēng qīng.
未霜林吉赤,新雨野風清。
shuǐ qì qīn jī lěng, lán guāng guā yǎn míng.
水氣侵肌冷,嵐光刮眼明。
shuí yún jǐng rú huà, dàn kǒng huà nán chéng.
誰云景如畫,但恐畫難成。
“水氣侵肌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