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問辟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能問辟疆”全詩
龍騰雙角直,鯨噴兩須長。
詎欲尋支遁,安能問辟疆。
屢來非別意,未與此君忘。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雙竹》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竹干標志著歲月的流逝,青青的霜已經幾次降臨。
龍騰飛舞,雙角直指云霄;鯨魚噴吐,兩須長長。
何必去尋找隱居的地方,又怎能問及辟疆的事情。
多次來訪并非別有用心,與這位朋友的情誼未曾忘懷。
詩意:
《雙竹》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竹子的形象,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友情的珍貴。竹子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而詩中的雙竹干則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青青的霜代表著歲月的變遷,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短暫。龍騰雙角和鯨噴兩須的描繪,展示了壯麗的景象和生命的力量。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考,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和懷念。
賞析:
《雙竹》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友情的思考。詩中的竹子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與歲月的流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青青的霜代表著歲月的變遷,提醒人們珍惜眼前的時光。龍騰雙角和鯨噴兩須的描繪,展示了壯麗的景象和生命的力量,給人以啟示和感悟。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考,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和懷念,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竹子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友情的思考。它提醒人們珍惜眼前的時光,思考生命的意義,并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懷念。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安能問辟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zhú
雙竹
shuāng gàn biāo kū fù, qīng qīng fán jǐ shuāng.
雙干標枯腹,青青凡幾霜。
lóng téng shuāng jiǎo zhí, jīng pēn liǎng xū zhǎng.
龍騰雙角直,鯨噴兩須長。
jù yù xún zhī dùn, ān néng wèn pì jiāng.
詎欲尋支遁,安能問辟疆。
lǚ lái fēi bié yì, wèi yǔ cǐ jūn wàng.
屢來非別意,未與此君忘。
“安能問辟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