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怎么讀 疆的意思

漢字 | 疆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ㄤ|ㄑㄧㄤˊ |
部首 | [田] 田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4 |
異體字 | 彊 壃 畕 畺 疅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586 |
其它編碼 | 五筆:xfgg 倉頡:ngmwm 鄭碼:yzkk 四角:11116 |
筆順編碼 | 5151211251211251211 |
筆順筆畫 | フ一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丨一一 |
筆順名稱 | 橫折 橫 豎折折鉤 橫 豎 提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橫 |
疆字的意思
1.地域,領域,邊界:疆土。疆宇(國土)。疆界。疆場(戰場)。疆陲(邊境)。邊疆。海疆。
2.極限:萬壽無疆。
3.劃分界限:“楚子疆之”。
[qiáng]古同“彊(強)”,強大。
疆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疆
jiāng ㄐㄧㄤˉ
地域,領域,邊界:疆土。疆宇(國土)。疆界。疆場(戰場)。疆陲(邊境)。邊疆。海疆。極限:萬壽無疆。劃分界限:“楚子疆之”。其它字義
● 疆
qiáng ㄑㄧㄤˊ
◎ 古同“彊(強)”,強大。
英語 boundary, border, frontier
德語 Grenze (S)?,Jiang (Eig, Fam)
法語 limite,frontière
疆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疆
畺 jiāng
〈名〉
(1) (指事。從土,從弓,從畺( jiāng ,田界)。從“弓”,表示以弓記步,即以弓來丈量土地。本義:田界)
(2) 同本義[field]
畺,界也。從田,三其界畫也。指事。——《說文》
疆埸有瓜。——《詩·小雅·信南山》
有掌疆。——《周禮·夏官》
(3) 又如:疆隴(田界);疆畛(地界;界限);疆畎(指田地,壟畝溝渠)
(4) 引申為國界、邊界 [border]
出疆必請。——《禮記·曲禮》
固封疆。——《禮記·月令》
(5) 又如:疆宇(疆界的四陲。引申為國土);疆吏(駐防邊疆的官吏);疆事(邊疆的事故。多指邊界的沖突、爭執而言);疆略(疆界;境界);疆圻(疆界)
(6) 疆域 [territory]
制其畿疆而溝封之。——《周禮·大司徒》
禳于畺及郊。——《周禮·肆師》。注:“五百里。”按,王畿界也。
(7) 又如:疆易(疆土,領土);疆壤(地域);疆地(疆土,領土)
(8) 止境;窮盡 [limit]
以逞無疆之欲。——《左傳·成公二年》
(9) 又如:疆理(境界;界限);疆頓(停留不能前進)
詞性變化
◎ 疆 jiāng
〈動〉
(1) 劃定界限 [delimit]
先王疆理天下。——《左傳·成公二年》
(2) 又如:疆里(界限,指定的范圍)
◎ 疆 jiāng
〈形〉
(1) 通“強”。強大;強盛 [strong]
管仲去 魯入齊, 魯弱而齊疆。——《風俗通義·窮通》
(2) 又如:疆固(強盛堅固);疆毅(剛強堅毅);疆直(剛強正直)
疆字的辭典解釋
土地的界限、邊界。如:「疆界」。《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禮記·曲禮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有獻。」
國土。如:「疆域」、「異疆」。宋·蘇軾〈生擒西蕃鬼章奏告〉:「恭行天誅,非貪尺寸之疆。」
極限、止境。如:「萬壽無疆」。《易經·坤卦·彖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姓。如漢代有疆華。
動劃分界限。《詩經·大雅·綿》:「迺疆迺理,迺宣迺畝。」《宋書·卷六四·何承天傳》:「良守疆其土田,驍帥振其風略。」
康熙字典解釋
疆【午集上】【田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良切,音薑。《說文》本作畺,界也。《易·坤卦》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書·泰誓》我武惟揚,侵于之疆。《詩·小雅》萬壽無疆。《箋》疆,竟界也。《左傳·桓十七年》夏,及齊師戰於奚,疆事也。《註》爭疆界也。
又《詩·大雅》迺疆迺理。《朱註》疆謂畫其大界。《左傳·宣八年》楚伐舒蓼滅之,楚子疆之。《註》正其界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掌疆。《疏》掌守疆界,亦是禁戒之事。
又《集韻》或作彊。《賈誼·新書》衞侯名辟彊。辟彊,天子之事也。諸侯弗得用,衞侯更名燬。
又或作壃。《史記·晉世家》出壃乃免。
又《正韻》蠶白也。
又《集韻》《正韻》??巨兩切,強上聲。《周禮·地官·草人》疆?用蕡。《註》疆?,疆堅者。《釋文》疆,其兩反。
又《字彙補》北方謂土焦曰疆。見轉注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