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隨土牛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隨土牛盡”全詩
寒隨土牛盡,暖應斗車回。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春貼子詞·皇帝閣六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貼子詞·皇帝閣六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肇履璿璣歷,重飛緹室灰。
寒隨土牛盡,暖應斗車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第一句描述了春天的到來,璿璣是指美玉,歷代指歷史的長河。詩人以美玉來比喻春天的到來,意味著春天的美好和希望。第二句描述了冬天的結束,緹室是指皇帝的車馬,灰指的是車馬行駛時所揚起的塵土。這句話表達了冬天的寒冷逐漸消退,春天的氣息開始彌漫。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將春天與美玉、皇帝的車馬相聯系,使詩詞更具意境和藝術感。詩中的寒暖對比,表達了季節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環,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整首詩詞簡潔明了,意境深遠,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寒隨土牛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tiē zǐ cí huáng dì gé liù shǒu
春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zhào lǚ xuán jī lì, zhòng fēi tí shì huī.
肇履璿璣歷,重飛緹室灰。
hán suí tǔ niú jǐn, nuǎn yīng dǒu chē huí.
寒隨土牛盡,暖應斗車回。
“寒隨土牛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