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使爐中灰復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意使爐中灰復然”全詩
應憐道上雪欲積,意使爐中灰復然。
麹蘗暗添寒酒力,圖書共免濕薪煙。
茅齋斗似饒光彩,客至何憂膽后天。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答劉邍父賀龐公惠炭》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劉邍父賀龐公惠炭》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郭先生履半穿,
御冬深愧主人賢。
應憐道上雪欲積,
意使爐中灰復然。
麹蘗暗添寒酒力,
圖書共免濕薪煙。
茅齋斗似饒光彩,
客至何憂膽后天。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回答劉邍父和龐公賀贈炭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東郭先生的生活環境,他的鞋子已經破舊不堪,深感愧對主人的賢德。詩人表達了對道路上積雪的關切,他希望爐中的灰燼能夠傳達他的心意。詩人還提到了釀酒所需的麹蘗,暗示著他們的生活艱辛,但他們共同努力,避免了濕薪煙的困擾。最后,詩人稱贊茅齋的光彩,表示客人到來后,他們并不擔心膽怯的未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境況和內心感受。通過描述東郭先生的破舊鞋子和對主人的愧疚,詩人展現了自己的謙遜和對他人的尊重。詩中的雪景和爐中的灰燼象征著寒冷和溫暖,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期望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人通過提到釀酒所需的麹蘗和避免濕薪煙的努力,展示了他們共同努力克服困難的精神。最后,詩人以茅齋的光彩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表達了對客人到來的歡迎和對未來的信心。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友情的珍視。它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環境和內心感受,同時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傳遞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溫暖和共鳴的感覺。
“意使爐中灰復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iú yuán fù hè páng gōng huì tàn
答劉邍父賀龐公惠炭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lǚ bàn chuān, yù dōng shēn kuì zhǔ rén xián.
東郭先生履半穿,御冬深愧主人賢。
yīng lián dào shàng xuě yù jī, yì shǐ lú zhōng huī fù rán.
應憐道上雪欲積,意使爐中灰復然。
qū niè àn tiān hán jiǔ lì, tú shū gòng miǎn shī xīn yān.
麹蘗暗添寒酒力,圖書共免濕薪煙。
máo zhāi dòu shì ráo guāng cǎi, kè zhì hé yōu dǎn hòu tiān.
茅齋斗似饒光彩,客至何憂膽后天。
“意使爐中灰復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