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縱橫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下縱橫醉”全詩
流離遍中壤,今茲盡苗裔。
畏日助殷紅,凍雨滌濃翠。
宜攜避暑客,花下縱橫醉。
分類: 石榴花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靈根逐漢臣,遠自河源至。
流離遍中壤,今茲盡苗裔。
畏日助殷紅,凍雨滌濃翠。
宜攜避暑客,花下縱橫醉。
詩意:
這首詩詞以石榴花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石榴花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石榴花的美麗和生命力,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并借此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和期許。
賞析:
首先,詩中的“靈根逐漢臣,遠自河源至”表達了石榴花的生命力和生長的歷程。石榴花的靈根追隨著漢臣,從遙遠的河源一直延伸到現在,象征著石榴花的生命力頑強而持久。
其次,詩中的“流離遍中壤,今茲盡苗裔”描繪了石榴花的分布廣泛和繁衍生息的情景。石榴花流離在中土之間,如今已經遍布苗裔,形成了一片繁茂的景象。
接著,詩中的“畏日助殷紅,凍雨滌濃翠”表現了石榴花對環境的適應和堅韌不拔的品質。石榴花畏懼太陽的炙烤,但卻能因此而變得更加鮮紅;它也能經受住寒冷的凍雨,洗滌出更加濃翠的色彩。
最后,詩中的“宜攜避暑客,花下縱橫醉”表達了作者對石榴花的贊美和對人生的向往。作者建議游客們應該攜帶酒來到石榴花下,盡情地暢飲,享受生活的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石榴花的美麗和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并借此寄托了對人生的感慨和向往。它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花下縱橫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āng yán guān shě shí tí shí liú huā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
líng gēn zhú hàn chén, yuǎn zì hé yuán zhì.
靈根逐漢臣,遠自河源至。
liú lí biàn zhōng rǎng, jīn zī jǐn miáo yì.
流離遍中壤,今茲盡苗裔。
wèi rì zhù yān hóng, dòng yǔ dí nóng cuì.
畏日助殷紅,凍雨滌濃翠。
yí xié bì shǔ kè, huā xià zòng héng zuì.
宜攜避暑客,花下縱橫醉。
“花下縱橫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