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著金衣奉老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著金衣奉老仙”全詩
若占上春先秀發,千花百卉不成妍。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君貺老君廟姚黃牡丹》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君貺老君廟姚黃牡丹》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姚黃牡丹的美麗和獨特之處,并以此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老君廟的敬仰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芳菲觸目已蕭然,
獨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發,
千花百卉不成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姚黃牡丹的美麗為主題,通過對花朵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之情。首句“芳菲觸目已蕭然”,意味著牡丹花的美麗已經引人注目,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接著,“獨著金衣奉老仙”,形容牡丹花獨自綻放,如同穿著金衣的仙子一般,向老君廟獻上美麗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牡丹花的敬仰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若占上春先秀發,千花百卉不成妍”,表達了牡丹花在春天中率先綻放,使得其他花卉相形見絀,無法與其相比。這里的“千花百卉”指的是其他各種花卉,而“不成妍”則表示它們在牡丹花的美麗面前顯得不夠出色。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姚黃牡丹的美麗和獨特之處,通過對花朵的形象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老君廟的敬仰之情,將牡丹花與宗教信仰相結合,增添了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氛圍。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和宗教信仰的熱愛和敬仰之情。
“獨著金衣奉老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ūn kuàng lǎo jūn miào yáo huáng mǔ dān
和君貺老君廟姚黃牡丹
fāng fēi chù mù yǐ xiāo rán, dú zhe jīn yī fèng lǎo xiān.
芳菲觸目已蕭然,獨著金衣奉老仙。
ruò zhàn shàng chūn xiān xiù fā, qiān huā bǎi huì bù chéng yán.
若占上春先秀發,千花百卉不成妍。
“獨著金衣奉老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