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顏色秋更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晴顏色秋更好”全詩
誰能相與共此樂,坐對年華不知老。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花庵詩寄邵堯夫》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庵詩寄邵堯夫》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洛陽四季常有花朵盛開的美景,以及雨后晴天花朵顏色更加鮮艷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希望能夠與邵堯夫共同欣賞這美好景色的愿望,并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對年華逝去的無畏。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洛陽四季花常開,
雨后晴天更鮮艷。
愿與邵堯夫共賞此景,
坐對時光不知老。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洛陽四季花朵盛開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變幻。雨后晴天,花朵的顏色更加鮮艷,給人以愉悅和喜悅的感覺。詩人表達了與邵堯夫共同欣賞這美景的愿望,希望能夠與他一同坐在一起,共同享受這美好的時刻。詩人還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年華逝去的感慨。然而,詩人坐對年華的流逝,并不感到悲傷和恐懼,而是保持著一種豁達和無畏的心態。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表達了對美好時刻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情感真摯,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
“雨晴顏色秋更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ā ān shī jì shào yáo fū
花庵詩寄邵堯夫
luò yáng sì shí cháng yǒu huā, yǔ qíng yán sè qiū gèng hǎo.
洛陽四時常有花,雨晴顏色秋更好。
shuí néng xiāng yǔ gòng cǐ lè, zuò duì nián huá bù zhī lǎo.
誰能相與共此樂,坐對年華不知老。
“雨晴顏色秋更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