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衣蕙帶始相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荷衣蕙帶始相宜”全詩
猶恨簪紳未離俗,荷衣蕙帶始相宜。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花庵詩寄邵堯夫》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庵詩寄邵堯夫》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然天物勝人為,
萬葉無風綠四垂。
猶恨簪紳未離俗,
荷衣蕙帶始相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自然界的美景勝過人造景物的思想。詩人以花庵為背景,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畫面。無風時,萬葉綠色垂落,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景象。然而,詩人卻感到遺憾,因為他仍然身處于塵世之中,無法完全擺脫塵俗的束縛。只有穿著荷衣、佩戴蕙帶,才能真正與這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塵世的煩惱。詩人通過對花庵景色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寧靜。然而,詩人內心的矛盾也得到了體現。他渴望遠離塵世的繁華,但又無法完全擺脫世俗的束縛。這種矛盾使詩詞更加豐富和深刻。
詩中的"簪紳"指的是士人的禮服,象征著世俗的束縛和身份地位。而"荷衣"和"蕙帶"則代表了與自然相融合的狀態。詩人希望能夠穿上荷衣、佩戴蕙帶,擺脫塵世的束縛,與自然和諧共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塵世的煩惱。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向往和渴望。
“荷衣蕙帶始相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ā ān shī jì shào yáo fū
花庵詩寄邵堯夫
zì rán tiān wù shèng rén wéi, wàn yè wú fēng lǜ sì chuí.
自然天物勝人為,萬葉無風綠四垂。
yóu hèn zān shēn wèi lí sú, hé yī huì dài shǐ xiāng yí.
猶恨簪紳未離俗,荷衣蕙帶始相宜。
“荷衣蕙帶始相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