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穿宮柳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穿宮柳影”全詩
馬穿宮柳影,衣拂帝城塵。
物外誰知樂,樽前別有春。
年華已消歇,歷歷見松筠。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景仁召游范東園馬上口占》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景仁召游范東園馬上口占》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適野自可愛,況逢佳主人。
馬穿宮柳影,衣拂帝城塵。
物外誰知樂,樽前別有春。
年華已消歇,歷歷見松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范東園馬上游玩時的景象和感受。作者在野外自然環境中感到愉悅,更加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友好的主人。馬匹穿過宮殿旁的柳樹,柳影婆娑,作者的衣袖拂過帝都的塵土。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感受到了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樂趣,尤其是在與主人共飲美酒之前,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春天。然而,時光已經過去,青春已逝,只能清晰地看到松樹和竹子。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范東園的游玩經歷。通過描繪馬匹穿過柳樹和作者衣袖拂過塵土的情景,詩人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詩中表達了作者在自然環境中的愉悅感受,以及與友好主人共享美酒的快樂。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青春消逝的感慨,通過松樹和竹子的形象,傳達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友情和時光流轉的感悟,給人以深思。
“馬穿宮柳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rén zhào yóu fàn dōng yuán mǎ shàng kǒu zhàn
景仁召游范東園馬上口占
shì yě zì kě ài, kuàng féng jiā zhǔ rén.
適野自可愛,況逢佳主人。
mǎ chuān gōng liǔ yǐng, yī fú dì chéng chén.
馬穿宮柳影,衣拂帝城塵。
wù wài shéi zhī lè, zūn qián bié yǒu chūn.
物外誰知樂,樽前別有春。
nián huá yǐ xiāo xiē, lì lì jiàn sōng yún.
年華已消歇,歷歷見松筠。
“馬穿宮柳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