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聲拍澗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聲拍澗冰”全詩
平田猶未遍,絕嶺獨先升。
翠色添崖柏,寒聲拍澗冰。
誰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山頭春色》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頭春色》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山頭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友誼的向往。
詩中的第一句“天意欲回煦,群生稍郁烝”描述了春天的氣息漸漸回暖,萬物開始復蘇。這里的“天意”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暗示著春天的到來。而“群生稍郁烝”則表達了大自然萬物的生機勃勃,稍顯郁郁蔥蔥的狀態。
接下來的兩句“平田猶未遍,絕嶺獨先升”描繪了春天的到來并未完全覆蓋平原,但是已經在絕嶺上升起。這里通過對比,強調了春天的力量和不可阻擋的勢頭。
詩的后半部分,“翠色添崖柏,寒聲拍澗冰”描繪了山頭的景色。翠色的崖柏和寒冷的澗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示了春天的綠意和冰雪的殘留。
最后兩句“誰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向往。這里的“物外友”指的是與自然為友,與大自然共同體驗美好的人。作者希望能與這樣的朋友一起攀登山頭,共同欣賞春天的美景。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山頭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友誼的向往。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傳達了春天的力量和美麗,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
“寒聲拍澗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tóu chūn sè
山頭春色
tiān yì yù huí xù, qún shēng shāo yù zhēng.
天意欲回煦,群生稍郁烝。
píng tián yóu wèi biàn, jué lǐng dú xiān shēng.
平田猶未遍,絕嶺獨先升。
cuì sè tiān yá bǎi, hán shēng pāi jiàn bīng.
翠色添崖柏,寒聲拍澗冰。
shuí wèi wù wài yǒu, qiè shǒu gòng tóng dēng.
誰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
“寒聲拍澗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