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之君子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村之君子庭”全詩
村之君子庭,人來見逾好。
侵階鶴脛細,緣壁龍鱗老。
紛披兩疏翠,煙色宜秋早。
主人日對植,清風庶長保。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邵不疑廳薜荔及竹》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邵不疑廳薜荔及竹》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邵不疑廳中修竹和薜荔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主人的贊揚。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修竹非俗物,薜荔亦佳草。
村之君子庭,人來見逾好。
侵階鶴脛細,緣壁龍鱗老。
紛披兩疏翠,煙色宜秋早。
主人日對植,清風庶長保。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修竹和薜荔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修竹和薜荔都是非常美麗的植物,修竹的竹節纖細如鶴的腿,薜荔的葉子像龍的鱗片一樣古老。它們在邵不疑廳的庭院中生長,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賞。這里的景色如此美麗,仿佛是秋天的早晨,煙霧繚繞,給人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覺。
詩詞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主人的贊揚,主人每天都親自照料這些植物,希望清風能夠長久地保護它們。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主人的贊美,認為主人的品味和修養與這美麗的景色相得益彰。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贊美主人,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它也傳遞了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氛圍,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村之君子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bù yí tīng bì lì jí zhú
邵不疑廳薜荔及竹
xiū zhú fēi sú wù, bì lì yì jiā cǎo.
修竹非俗物,薜荔亦佳草。
cūn zhī jūn zǐ tíng, rén lái jiàn yú hǎo.
村之君子庭,人來見逾好。
qīn jiē hè jìng xì, yuán bì lóng lín lǎo.
侵階鶴脛細,緣壁龍鱗老。
fēn pī liǎng shū cuì, yān sè yí qiū zǎo.
紛披兩疏翠,煙色宜秋早。
zhǔ rén rì duì zhí, qīng fēng shù zhǎng bǎo.
主人日對植,清風庶長保。
“村之君子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