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日濃云合復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淡日濃云合復開”全詩
林間高閣望已久,花外小車猶未來。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邵堯夫許來石閣久待不至》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邵堯夫許來石閣久待不至》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淡日濃云合復開,
朝陽的光芒與濃云交織,
時隱時現。
碧嵩清洛遠縈回。
藍翠色的嵩山和清澈的洛水相互環繞,
遙遠而綿延不絕。
林間高閣望已久,
在林間高高的閣樓上望著,
期待已久。
花外小車猶未來。
花外的小車依然未到,
遲遲未至。
詩意賞析:
司馬光的《邵堯夫許來石閣久待不至》以景物描寫為主線,表達了主人公邵堯夫在高閣上期待許來的客人未至的心情。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淡日與濃云、碧嵩與清洛的對比來烘托主人公的等待之情。詩中的高閣和花外小車則成為寄托作者情感的象征,凸顯了主人公的焦慮和期待之情。
這首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宋代山水詩的手法,通過景物的描繪來表達人物的情感。作者以簡練而精確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宏偉。同時,通過描寫主人公的等待與焦慮,將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詩歌更具意境和內涵。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熟悉和對生活的細膩感受。通過描繪山川的壯麗和變幻,以及人物的情感體驗,詩詞傳遞了一種對于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珍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時間的流逝和等待的無奈。
總之,司馬光的《邵堯夫許來石閣久待不至》以其精湛的描寫技巧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間微妙的聯系,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鳴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淡日濃云合復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yáo fū xǔ lái shí gé jiǔ dài bù zhì
邵堯夫許來石閣久待不至
dàn rì nóng yún hé fù kāi, bì sōng qīng luò yuǎn yíng huí.
淡日濃云合復開,碧嵩清洛遠縈回。
lín jiān gāo gé wàng yǐ jiǔ, huā wài xiǎo chē yóu wèi lái.
林間高閣望已久,花外小車猶未來。
“淡日濃云合復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