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輸澤國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征輸澤國貧”全詩
嬰羅矜示子,連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曉,浮舟狼湯春。
東南待蘇意,別酒莫逡巡。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朱職方提舉江淮運監》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朱職方提舉江淮運監》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熬灑滄波耗,
征輸澤國貧。
嬰羅矜示子,
連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曉,
浮舟狼湯春。
東南待蘇意,
別酒莫逡巡。
中文譯文:
艱苦奔波在茫茫的江淮河波中,
為了國家的貧困地區運輸物資。
司馬光自豪地展示他的才能,
連續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政策。
清晨,他恭敬地舉起酒杯,
在漂浮的船上,迎接春天的到來。
他期待著東南方向的蘇州,
不要猶豫,暢飲美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司馬光送別朱職方的場景,同時表達了對朱職方在江淮運監工作中的辛勤付出的贊賞和祝福。
詩中的第一句描述了朱職方在江淮河波中辛苦奔波的情景,強調了他為了國家的貧困地區運輸物資所做的努力。第二句則表達了司馬光對朱職方的贊賞,稱他為能臣,并稱贊他連續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政策。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司馬光在清晨舉起酒杯的情景,象征著他對朱職方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浮舟狼湯春的描寫則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司馬光對朱職方前程的期待,他期待著朱職方在東南方向的蘇州有更好的發展。詩人鼓勵朱職方不要猶豫,暢飲美酒,表示對他未來的成功的祝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情感表達,表達了對朱職方的贊賞和祝福,同時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對未來的期待。
“征輸澤國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ū zhí fāng tí jǔ jiāng huái yùn jiān
送朱職方提舉江淮運監
áo sǎ cāng bō hào, zhēng shū zé guó pín.
熬灑滄波耗,征輸澤國貧。
yīng luó jīn shì zi, lián cè jiè néng chén.
嬰羅矜示子,連策借能臣。
bài shǒu gū léng xiǎo, fú zhōu láng tāng chūn.
拜手觚棱曉,浮舟狼湯春。
dōng nán dài sū yì, bié jiǔ mò qūn xún.
東南待蘇意,別酒莫逡巡。
“征輸澤國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