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湘水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怨湘水清”全詩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
始歌悲風起,歌竟愁云生。
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作者簡介(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系樂府十二首·欸乃曲》元結 翻譯、賞析和詩意
《系樂府十二首·欸乃曲》是唐代詩人元結所作,表達了詩人對湘江的思念之情。
詩中以“欸乃”為開頭,這是一種表示哀怨的聲音,詩人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感傷之情。詩人說誰能聽到欸乃的聲音,欸乃是感人情的。這里的欸乃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深處的悲傷之聲,他感嘆自己的悲憤之情無法被他人所理解。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湘江的情感。他說自己不恨湘江的波浪深,也不怨湘江的水清。這里的湘江可以理解為詩人心中的思鄉之情,他并不因為湘江的阻隔而怨恨它,反而對湘江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詩人接著說,他所嗟嘆的事情是不敢說出口的,只能空羨江月的明亮。這里的江月可以理解為詩人心中的美好回憶,他羨慕江月的明亮,表達了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一段關于扣斷舟和引釣歌的故事。扣斷舟是指在舟中打破琴弦,引釣歌是指在釣魚時唱歌。詩人說當初他唱的是悲風起的歌聲,但最終卻引發了愁云的生起。這里的悲風和愁云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痛苦,他的歌聲雖然起初是悲傷的,但最終卻帶來了更多的憂愁。
最后,詩人說他的遺曲現在在哪里,已經逸為漁父所演奏。這里的遺曲可以理解為詩人的詩作,他的詩作已經被遺忘,只能被漁父所演奏。這里的漁父可以理解為平凡的人,詩人將自己的詩作比喻為漁父的行為,表達了他對自己詩作命運的無奈和悲傷。
整首詩以欸乃的聲音開頭,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哀怨之情。通過對湘江的描寫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最后,詩人以漁父演奏遺曲來比喻自己的詩作命運,表達了對自己詩作被遺忘的無奈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思鄉之情。
“不怨湘水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yuè fǔ shí èr shǒu ǎi nǎi qū
系樂府十二首·欸乃曲
shuí néng tīng ǎi nǎi, ǎi nǎi gǎn rén qíng.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
bù hèn xiāng bō shēn, bù yuàn xiāng shuǐ qīng.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suǒ jiē qǐ gǎn dào, kōng xiàn jiāng yuè míng.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xī wén kòu duàn zhōu, yǐn diào gē cǐ shēng.
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
shǐ gē bēi fēng qǐ, gē jìng chóu yún shēng.
始歌悲風起,歌竟愁云生。
yí qū jīn hé zài, yì wèi yú fù xíng.
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不怨湘水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