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利相交何足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勢利相交何足道”全詩
勢利相交何足道,已知余耳愧陳雷。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景文議交絕句》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景文議交絕句》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邇來友義漸隳頹,
直諒多聞貴不回。
勢利相交何足道,
已知余耳愧陳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司馬光對友誼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觀察到近來友誼的義氣逐漸破裂,直率的人往往被視為多嘴多舌,不被重視。勢利的人際交往又有何意義呢?作者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耳朵不如陳雷,感到愧疚。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失望和對勢利交往的不屑。通過對友誼的觀察和思考,作者揭示了人際關系中的虛偽和利益的影響。詩詞中的"友義漸隳頹"表達了作者對友誼逐漸破裂的失望之情,"直諒多聞貴不回"則表明作者直率的性格在社交中不被重視。"勢利相交何足道"表達了作者對勢利交往的不屑和懷疑,認為這樣的交往沒有真正的意義。最后一句"已知余耳愧陳雷"則表明作者對自己的能力和見識感到愧疚,認為自己不如陳雷。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友誼和人際關系的思考和感慨,引發讀者對友誼和真誠交往的思考。
“勢利相交何足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ǐng wén yì jiāo jué jù
和景文議交絕句
ěr lái yǒu yì jiàn huī tuí, zhí liàng duō wén guì bù huí.
邇來友義漸隳頹,直諒多聞貴不回。
shì lì xiāng jiāo hé zú dào, yǐ zhī yú ěr kuì chén léi.
勢利相交何足道,已知余耳愧陳雷。
“勢利相交何足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