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終無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宦終無定”全詩
關頭望紅葉,馬上見黃花。
薄宦終無定,閑悉詎有涯。
今朝書至否,幾夕夢還家。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客思》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客思》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思倦漂泊,
居然感物華。
關頭望紅葉,
馬上見黃花。
薄宦終無定,
閑悉詎有涯。
今朝書至否,
幾夕夢還家。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作為客人的思緒和感受。作者感到厭倦和疲憊的漂泊生活,但卻在這種生活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麗。他站在山頭,望著紅葉,馬上又看到了黃花,這些景色給他帶來了一種愉悅和感動。然而,作者的官職卻不穩定,他的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盡管他有閑暇,但這種閑暇并不意味著無限的自由,而是有限的。最后,作者思考著今天是否會收到家書,多少個夜晚他曾夢見回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客人的思緒和感受,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奈。作者在漂泊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麗,這種美麗給他帶來了一種心靈的慰藉。然而,作者的官職卻不穩定,他的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矛盾和無奈在詩中得到了表達。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家的思念和渴望,他希望能夠收到家書,回到家中。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薄宦終無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è sī
客思
kè sī juàn piāo bó, jū rán gǎn wù huá.
客思倦漂泊,居然感物華。
guān tóu wàng hóng yè, mǎ shàng jiàn huáng huā.
關頭望紅葉,馬上見黃花。
báo huàn zhōng wú dìng, xián xī jù yǒu yá.
薄宦終無定,閑悉詎有涯。
jīn zhāo shū zhì fǒu, jǐ xī mèng huán jiā.
今朝書至否,幾夕夢還家。
“薄宦終無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