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落不離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到落不離披”全詩
明燭然空碗,濃朱畫細絲。
盛開尤菡萏,到落不離披。
豈獨夏花好,仍兼秋實奇。
味長包石蜜,殼嫩剝燕支。
況復芬芳久,霜前殊未衰。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南園雜詩六首·明叔家瑞蓮》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園雜詩六首·明叔家瑞蓮》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家得蓮種,遠自浙江湄。
明燭然空碗,濃朱畫細絲。
盛開尤菡萏,到落不離披。
豈獨夏花好,仍兼秋實奇。
味長包石蜜,殼嫩剝燕支。
況復芬芳久,霜前殊未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明叔家中的一朵瑞蓮。詩人提到這朵蓮花的種子是從浙江遠道而來的,顯示了它的珍貴和稀有。明燭下的空碗,用濃朱畫出了細絲,形象地描繪了蓮花的美麗和細膩。蓮花盛開時的樣子就像菡萏一樣,花瓣綻放時不離開花蕊,形成了一種美麗的景象。詩人認為這朵蓮花不僅在夏天美麗,而且在秋天結出的果實也很奇特。蓮花的味道像包著石蜜的果實,蓮蓬的外殼嫩滑易剝,更增添了它的魅力。即使在霜前,這朵蓮花的芬芳依然未衰。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朵瑞蓮的美麗和特點。通過對蓮花的形態、香味和持久的芬芳進行描寫,詩人展示了他對自然界中細膩之美的敏感和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蓮花與夏花和秋實進行對比,突出了蓮花的獨特之處。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蓮花的贊美和對自然美的感悟,給人以清新、淡雅的藝術享受。
“到落不離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yuán zá shī liù shǒu míng shū jiā ruì lián
南園雜詩六首·明叔家瑞蓮
jūn jiā dé lián zhǒng, yuǎn zì zhè jiāng méi.
君家得蓮種,遠自浙江湄。
míng zhú rán kōng wǎn, nóng zhū huà xì sī.
明燭然空碗,濃朱畫細絲。
shèng kāi yóu hàn dàn, dào luò bù lí pī.
盛開尤菡萏,到落不離披。
qǐ dú xià huā hǎo, réng jiān qiū shí qí.
豈獨夏花好,仍兼秋實奇。
wèi zhǎng bāo shí mì, ké nèn bō yàn zhī.
味長包石蜜,殼嫩剝燕支。
kuàng fù fēn fāng jiǔ, shuāng qián shū wèi shuāi.
況復芬芳久,霜前殊未衰。
“到落不離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