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遙三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幕府遙三舍”全詩
忠深輕遠道,醉暖朱嚴冬。
圁水猶飛檄,蘆關未滅烽。
賢侯雖喜士,人得久從容。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何濟川為龐公使慶陽席上探得冬字》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何濟川為龐公使慶陽席上探得冬字》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幕府遙三舍,
傳車乘一封。
忠深輕遠道,
醉暖朱嚴冬。
圁水猶飛檄,
蘆關未滅烽。
賢侯雖喜士,
人得久從容。
詩意:
這首詩詞是司馬光送別何濟川為龐公使慶陽席上探得冬字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何濟川遠行的祝福和對他忠誠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冬天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他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的送別之情。首兩句“幕府遙三舍,傳車乘一封。”表達了友人遠行的情景,幕府指的是官署,遙三舍表示距離遙遠,傳車乘一封則指友人乘坐馬車離去。接下來的兩句“忠深輕遠道,醉暖朱嚴冬。”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忠誠的贊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友人也能保持忠誠和熱情。
接著的兩句“圁水猶飛檄,蘆關未滅烽。”描繪了戰亂的景象,圁水指的是一條河流,飛檄表示戰報傳遞,蘆關則是邊境關口,烽火指的是戰火。這兩句表達了友人在戰亂中仍然堅守崗位,不畏艱險。
最后兩句“賢侯雖喜士,人得久從容。”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贊賞,稱他為賢侯,表示他是一個有德行的人。雖然賢侯喜歡有才德的士人,但他也能容納各種人才,給予他們長久的機會。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和祝福,同時展現了友人的忠誠和胸懷。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藝術表達,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情感世界。
“幕府遙三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é jì chuān wèi páng gōng shǐ qìng yáng xí shàng tàn dé dōng zì
送何濟川為龐公使慶陽席上探得冬字
mù fǔ yáo sān shè, chuán chē chéng yī fēng.
幕府遙三舍,傳車乘一封。
zhōng shēn qīng yuǎn dào, zuì nuǎn zhū yán dōng.
忠深輕遠道,醉暖朱嚴冬。
yín shuǐ yóu fēi xí, lú guān wèi miè fēng.
圁水猶飛檄,蘆關未滅烽。
xián hóu suī xǐ shì, rén dé jiǔ cóng róng.
賢侯雖喜士,人得久從容。
“幕府遙三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