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多古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中多古荒”全詩
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陽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
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分類:
作者簡介(元結)
元結(719~77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天寶六載(747)應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載進士及第。安祿山反,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內),因號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頗豐。大歷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長安。
《漫歌八曲》元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漫歌八曲·西陽城》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
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陽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
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中文譯文:
江北有一片大洲,這片洲地很適合農耕。
這里適宜種植各種糧食,但不及西陽城。
城市周圍到處是荒野,城內多是古老的廢墟。
雖然衣食可以通過努力滿足,但除此之外還能有什么期望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地域之間的對比。詩人通過描繪江北洲地與西陽城的差距,抒發了對西陽城繁華富饒、經濟發達的羨慕之情。通過城市周邊的野桑和城內的廢墟,詩人強調了西陽城是一個繁榮的地方,而他所處的地方相對貧瘠荒涼。詩人亦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滿足基本的衣食需求之外,也能擁有更多的歡樂和幸福。
這首詩的語言簡潔明了,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優越生活的渴望和不安現狀的不滿。詩人用寥寥數語展示了自己與西陽城的對比,以及對不同生活狀況的思考。通過詩人的感嘆,讀者可以感受到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思考。整首詩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樸素而真實的情感,使人在細細品味中對生活產生思考。
“城中多古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n gē bā qū
漫歌八曲
jiāng běi yǒu dà zhōu, zhōu shàng kān lì gēng.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
cǐ zhōng yí wǔ gǔ, bù jí xī yáng chéng.
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陽城。
chéng pàn duō yě sāng, chéng zhōng duō gǔ huāng.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
yī shí kě lì qiú, cǐ wài hé suǒ wàng.
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城中多古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